【與善知識心靈對話】
「八因三緣」讓你一聽就懂.福智-真如老師講述《希望新生》.如俊法師導讀
【希望新生‧四季法語】
247 超越生死的正見
佛說的正見有兩種:
一種是世間的正見——業果見,
它可以讓我們好好持戒,
不墮落三惡趣,得到人、天的果報;
另一種是出世間的正見——空正見,
可以讓我們無視於死主的挑戰,
超越生死輪迴、得大自在。
【廣論】
課程進度:(十二)P139L11第二 思維別者 ~ P142L1 以釋補滿而為宣說
師父開示音檔:
(1)https://lamrim.xyz/player2/?&tch=gl1&af1=59b&st1=130&af2=60a&et2=455
(2)https://lamrim.xyz/player2/?&tch=gl1&af1=60a&st1=455&af2=60b&af3=61a&et3=654
手 抄 稿: 第八冊P94~P154
一、科判
子二、引發一切善樂所有根本深忍信中分四
丑一、思總業果分二
寅一、正明思總之理
寅二、分別思惟
丑二、思別業果分二
寅一、須成辦圓具德相之所依
寅二、修學所依之因分三
卯一、異熟功德
卯二、異熟果報
卯三、異熟因緣
辰一、八因
辰二、三緣
二、廣論原文整理 (瞎子摸象- 參考師長說法之個人摸索與理解)
第二思惟別者。
謂由遠離十種不善,雖定能獲善妙所依,然若成一圓具德相,能修種智,勝所依者,修道進程,非餘能比,故應成辦如此所依。
(這裡首先提到:遠離了前面所說的十種不善,來生一定可以獲得人、天的果報 ! 但不應於此就覺得滿足,因為輪迴中的本質是苦性所攝持,而今天已經獲得暇滿人身,能修能證,正是可以出脫輪迴希求佛果之時。而如果具有本章節中提到的"八種異熟功德"的圓滿修法工具,那我們就能夠非常快速的去成辦、或者累積成佛之因。所以應該從這"八種異熟果"的因好好去修,為承辦佛道而希求得到這樣殊勝善妙的所依身!)
此中分三,一 異熟功德(體相),二 異熟果報(作用),三 異熟因緣(能生因緣-能出生果報的種子)。
一 異熟功德 初中分八。
一 壽量圓滿者,謂宿能引牽引長壽,如其所引,長壽久住。(住善趣中)
(由往昔世所造〝引業〞牽引得人身,〝滿業〞獲得壽量圓滿長壽久住。如:龍樹菩薩住世六百年。)
二 形色圓滿者,謂由形色顯色善故,顏容殊妙,根無闕故,眾所樂見,橫豎稱故 (橫豎比例相稱),形量端嚴。(身體長相)
(形色- 形狀大小、顯色-顏色、色彩,形容外表良好 ,容貌殊妙,六根無缺,眾人樂見;胖瘦高矮比例相稱,形妙端嚴。)
三 族姓圓滿者,謂生世間,恭敬稱揚,諸高貴種。(出身)
(出生在高貴人家 如:佛陀、阿底峽尊者等 大成就者,都出生在皇家)
四 自在圓滿者,謂大財位,有親友等廣大朋翼,具大僚屬。(財位僚屬)
(廣大財富地位、親友、朋翼、僚屬廣大,跟隨者眾多。)
五 信言圓滿者,謂諸有情信奉言教,由其身語於他無欺,堪為信委,於其一切諍訟斷證,堪為量故。(世間量則)
( 所說言教-被眾人所信奉、在爭論不下、事情不能裁決時,自己的發言能夠作為準則。兩種德相)
六 大勢名稱者,有大名稱,有大美譽,謂於惠施,具足勇健精進等德,由此因緣,為諸大眾所供養處。(所有名稱)
( 具有大名聲,美名流傳於世間。對於布施等善法,具足勇健、精進等功德,因此成為大眾供養、恭敬的對象。)
七 丈夫性者。謂成就男根。(成就丈夫性) (一切功德之器)
八 大力具足者,謂由宿業力,為性少病,或全無病,於現法緣,起大勇悍。 (於諸所應作勢力具足)
(由宿業所感,做利他事業大力具足,身強體健,很少生病或完全無病,行善修道起大勇悍)
#此復第一謂住樂趣,第二謂身,生為第三,財位僚屬為四,第五謂為世間量則,第六謂彼所有名稱,七謂一切功德之器,第八謂於諸所應作勢力具足。
二 異熟果報 異熱果報分八。
初者依自他利,能於長時,積集增長,無量善根。
(長壽-有更多的時間,能夠去聞、思、修,行善、斷惡)
第二者謂諸大眾暫見歡喜,咸共歸仰,凡所發言,無不聽用。
(相好莊嚴- 大眾愛樂,願意歸投依靠,聽受言教)
第三者謂所勸教,無違敬用。
(高貴種族- 以善法勸導眾生,眾生樂意採納)
第四者謂以布施攝諸有情,令其成熟。
(具有財富- 以布施攝受眾生,令眾生快速成就)
第五者謂以愛語利行同事,攝諸有情,速令成熟。
(所言具有威信力- 以愛語、利行、同事攝受眾生,令眾生快速成就)
第六者謂由營助一切事業,布施恩德,為報恩故,速受勸教。
(美名傳十方- 有能力幫助眾生成辦各種事業,眾生為了回報恩德,聽受勸教,趣入修行)
第七者謂為一切勝功德器,欲樂勤勇,堪為一切事業之器,智慧廣博,堪為思擇所知之器。又於大眾都無所畏。又與一切有情同行,言論受用,或住屏處皆無嫌礙。
(丈夫性- 成就丈夫性, ① 以少煩惱、少惡慧而堪為一切殊勝功德之器,能證無上菩提。②智慧廣博 ③ 能在一切大眾之中無所畏懼,而且行動方便沒有嫌礙 )
第八者謂於自他利,皆無厭倦,勇猛堅固,能得慧力速發神通。
(大力具足 )
三 異熟因緣 (八因 三緣)
辰一、八因
異熟因分八,
初者謂於有情,不加傷害,及正依止不害意樂。又云﹕「善放將殺生,如是利其命,遮止害眾生,則當得長壽。承事諸病人,善施諸醫藥,不以(石鬼)杖等,害眾生無病。」 (① 行為跟內心都不傷害有情 ②進一步:護生、布施藥物 等積極地行善 )
第二者謂能惠施燈等光明 (對境:諸佛菩薩等功德田-常常供燈等光明 ),鮮淨衣物,又云﹕「由依止無瞋 (內心依止無瞋意樂 ),施(供養 )莊嚴妙色,說無嫉姤果(以無嫉妒的善因,能感得他人歡喜愛戴的同分妙果 )。當感妙同分。」
第三者謂摧伏慢心,於尊長等,勤禮拜等,於他恭敬,猶如僕使。 (對境:尊長、父母等恩德田)
第四者謂於乞求衣食等物,悉皆施惠,設未來乞亦行利益,又於苦惱及功德田,乏資具所,應往供施。(對境:窮苦等苦惱田. 或尊貴的功德田)
第五者謂修遠離語四不善。(對境:一切眾生)
第六者謂發宏願,於自身中攝持當來種種功德,供養三寶,供養父母,聲聞獨覺,親教軌範,及諸尊長。(發廣大願 和 廣修供養,對境:功德田及 恩德田)
第七者謂樂丈夫所有功德,厭婦女身,深見過患,樂女身者,遮止欲樂,將失男根,令得脫免。(心中歡喜丈夫身所具有的一切功德)
第八者謂他不能作,自當代作,若共能辦,則當伴助,惠施飲食。(① 眾生缺乏能力時,自己主動代他做,②或如果能共同成辦,就作其助伴,助他一臂之力。 ③ 惠施飲食給眾生)
辰二、三緣
如是八因,若具三緣,能感最勝諸異熟果。於其三緣,
( 在行八因時, 若能具足心清淨、加行清淨、田清淨三緣, 則八因的善行獲得倍倍增長,能感最殊勝的最上品異熟果。)
1. 心清淨中待自有二,(① )謂修彼因所有眾善,將用迴向無上菩提不希異熟(迴向無上菩提,不希求不求人天安樂及聲緣菩提),(②)由純(善念純真)厚(善念深厚)意,修行諸因勢力猛利(純厚意-完全發自內心,完全是用真心來做,做的過程中一心一意地做,六根毫不散亂)。待他有二,(① )謂見同法者 (同修道友),上中下座,遠離嫉姤,比較輕毀,(②)勤修隨喜。(勸誡)設若不能如此而行,(也不要因為這樣而自暴自棄,放棄不做)亦應日日,多次觀擇所應行事。
2. 加行清淨中,觀待自者,謂於(① )長時無間 (相續不斷,能夠堅持) (②)殷重 (很慎重很認真),觀待他者,謂(① )未受行 (善法)讚美令受 。(②)已受行 (善法)者,讚美令喜,恆無間作不棄捨作。
3. 田清淨者,謂由彼二意樂加行,能與眾多微妙果故,等同妙田。此等是如菩薩地 (《瑜伽師地論‧本地分‧菩薩地》)說,以釋補滿 (再以印度海雲論師的《菩薩地注釋》做補充)而為宣說。
(因為自己的心也清淨,意樂上也清淨了,加行上也清淨,其實我們的功德田自然而然就會清淨了。)
( 所以由心清淨、加行清淨、功德田清淨的這三個緣,再加上異熟的八個因,自然能夠感得八種異熟功德的最上品增上生。)
---省思:
不求人天安樂,卻得到最好的安樂,最上品的增上生 。不顧慮自身利他,卻得到最好的自利,業力它就像是一個龐大的迴力鏢,你投出去什麼,回來的就是什麼.......。